江西人文密码,竟隐藏在中纪委网站“传统好家规”中

来源:江西日报时政头条 发布时间:2017-08-21

  最近,中纪委网站又在首页头条推荐了“中国传统中的家规”,讲的是江西鄱阳刘应麒家规。

  头条哥注意到,“中国传统中的家规”是中纪委网站2015年5月推出的栏目,目前已更新到第106期。在国内党内引起强烈反响。

  根据头条哥统计,106期当中有12期都与江西有关,包括鄱阳刘应麒、婺源詹氏、德兴董氏、永修“样式雷”、吉安胡铨、九江浔阳陶氏、修水黄庭坚、江西义门陈、婺源朱熹、南昌汪山土库、浮梁沧溪村、金溪陆九渊家族。

  家规折射出家风,家风蕴含着文风,蕴含着厚重人文。细细研究这12期上了头条的江西家风,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暗合的江西人文密码。

  一是数量上。

  江西传统家规选录占到十分之一,与江西古代进士数占全国十分之一有着惊人的相似。——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1300余年,江西共产生进士10495名,占全国的10.99%。这说明,良好的家风厚植于江西崇文重教的深厚土壤。

  二是时间上。

  从时间上看,入选的12个江西家族,东晋一家(九江浔阳陶氏),唐2家(德兴董氏、江西义门陈),两宋4家(吉安胡铨、金溪陆九渊家族、浮梁沧溪村、修水黄庭坚),明清5家(婺源朱熹、鄱阳刘应麒、婺源詹氏、南昌汪山土库、永修“样式雷”)。

  这个时间脉络清晰地显现出江西人文壮大、厚重的轨迹。

  在晋之前,江西开化程度不高。看看著名的海昏侯刘贺同志,他当年是被贬到江西来的。被贬之地,当然开化不到哪去。

  江西在人文上第一次发出嘹亮的声音,就要到东晋了,中原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(衣冠南渡),给江西带来了人才。所以,传统家规中录入江西最早的便是东晋的九江浔阳陶氏,也就是陶渊明他们家。

  南渡的移民们给江西埋下了人文的种子,慢慢生根发芽。特别是到了隋唐,大运河的开凿,让江西一下子成为“大运河——长江——鄱阳湖——赣江——五岭——珠江”全国南北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,要知道,当年,全国南北就这一条高速呀。用现在的话讲,火车一响,黄金万两,当年,可是舟船一靠,机会万千呀。于是乎,江西成了各类大咖们想来不想来就必须来的地方。

  像王勃同志就不想来,他去越南看他老爸,在鄱阳湖被风吹到了南昌。在滕王阁混餐饭顺便写下了千古名篇《滕王阁序》。“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”,是文人写文章的溢美之词,因为初唐的江西远远承受不起这句话。但神奇就神奇在,它像一个预言一样,开启了江西“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”千年璀璨的序幕。

  于是,从唐开始,江西人文开始走上康庄大道。像传统家规中辑录的德兴董氏,始祖便是江西第一进士董申。也就是说,到了唐代,江西才出现了第一个进士。所以说,考试是要人文土壤的,全省高考状元他都不是随机出现的,总是集中在一些地区、一些县。

  有了南北高速公路的支撑,再加上唐末安史之乱,北宋南宋更迭,中原人口又数次大规模南迁(移民有多重要!!),从两宋到明清,江西人文终于爆发了。两宋时期,江西一省出进士5142人,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以上。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三家就丝毫没有什么奇怪的。明朝时,江西有进士2724人,占全国的11.9%(比宋少了点,江浙已兴起),最牛的是,明朝江西出任宰辅者达18人,有“朝士半江西”之说。

  这样的人文土壤滋养了一个个书香门第、名门望族。像王安石、曾巩他们家,都是一门三进士。在全省各地,但凡有些底蕴的地方,世代都传颂着什么隔河N宰相,百里N状元、一门N进士等等励志故事。对了,宋代还有一个大伽叫刘恕,司马光同志的副手,《资治通鉴》副主编,他们家也是一门三进士。为什么要特别介绍,因为头条哥家族谱上写着的先祖公便是——刘恕。骄傲!!

  所以,传统家规推送上,江西被辑录最多的便是两宋和明清,共9家占到75%。这固然与中国古代家规家训,成型于两汉,成熟到隋唐,繁荣于宋元,鼎盛于明清有关,但更多体现的是江西人文鼎盛的密码。只有到了这个时期,江西才能诞生出像朱熹这样的宗师级人物,才能孕育陆王心学这样的不朽思想。

  好了,让我们细心品读这12个名门家规吧,赓续相传我们江西璀璨人文。

鄱阳刘应麒:不将山水带还乡

渔舟唱晚


  刘应麒(1539-1612年),字道征,号芝阳。鄱阳县人,明代著名廉吏。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,刘应麒几次辞官归乡。每当离任,除来时行装,别无长物。鄱阳刘氏,从唐代始迁祖刘汾到明代刘应麒,其间数十代里,人才辈出,这与其优良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

婺源詹氏:纯良家风养育“中国铁路之父”

婺源高铁站·詹天佑广场


  “中国铁路之父”詹天佑于1905—1909年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——京张铁路,彻底击碎了“中国人不能独立修建铁路”的预言,践行了詹氏家族千百年来“正心术、勤职业”的古老训诫。詹天佑祖居地在婺源。婺源詹氏传有家训十六条、家约十六条,内容涉及个人修养、道德品质、敬业勤勉、爱国情操等方面,为詹氏子弟所世代遵循。


德兴董氏:在家著孝顺之实 居官著忠良之绩

德兴城市风光


  位于德兴市海口镇的海口村,历史悠久,建村距今1600多年。海口董氏自唐代始祖、江西第一进士董申定居此地以来,尊儒崇学,人文鼎盛,中进士者174人,为官者500多人。传家有训,绵绵不绝。德兴海口董氏于宋代制定的家规家训,是留给后人善德文化的样本,标注着为官居家境界的高度,把忠、良、孝、顺四个字,镌刻在董氏子孙的血脉里,融于心、化于行。


永修“样式雷”: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世代不坠的诚德家风

▲“样式雷”烫样


  “永修八代样式雷,中国半部古建史。”“样式雷”参与或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前后长达两百余年,从紫禁城、西苑、圆明园、颐和园等宫苑之擘画设计,到清东陵、清西陵的选址营建,都活跃着“样式雷”的身影。从“敬宗睦族、忠诚孝悌”到“诚信做人、勤勉治业”,再到“将利心退净,为公而当差”,“样式雷”世代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匠人理念,根植于修身齐家的人文熏陶和世代传承的家规家训。


南昌汪山土库:操修淳笃 矩范严明

 

▲汪山土库


  南昌市向北40余公里,有一处名叫“汪山土库”的程氏大宅院,占地过百亩,房屋上千间,近200年来这里名流辈出。清道光年间更是出现了程矞采、程焕采、程楙采三兄弟同为地方督抚的盛况,人称“一门三督抚”。忠、孝、廉、节是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家规家训的精髓,它告诫程氏族人对国家要忠,对长辈要孝,当官要清廉,做人要有气节。他们知道,祖宗留下的房子,再坚固也是会倒的,唯有家风正气、仁德道义,才可以光前裕后,世代绵延。


九江浔阳陶氏:陶母陶侃陶渊明 贤廉门风越千年

▲中华贤母园内“母子情”主题雕塑


  九江,古称浔阳。繁衍生息于此的浔阳陶氏在“中华四大贤母”之一的陶母湛氏、东晋名将陶侃、著名诗人陶渊明等陶氏先祖的影响下,坚守“贤”“廉”风范,从“封坛退鲊”“陶侃运甓”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等典故中汲取精神,编写家规家训,世代传承优美门风。


金溪陆九渊家族:兄弟六人皆才俊 一门儒风传千年

陆坊


  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生于“义门”,家学渊源,他的五个哥哥:九思、九叙、九皋、九韶、九龄,皆学识不凡、卓然有成,九韶、九龄、九渊三兄弟还都成为南宋著名学者,人称“金溪三陆”。陆氏家训“不以不得科第为病,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”,教导子孙居家须先正本,孝悌忠信、读书明理,至于日常生活则须节制用度、量入为出 。


浮梁沧溪村;遗子孙钱财不如遗之清白

浮梁沧溪村


  位于瓷茶古邑江西浮梁正北的沧溪朱氏古村,如同千年的窑火,历经百代经久不熄;又似漫山的绿茶,迎春焕发蓬勃生机。1000多年来,这里人杰地灵、英才辈出,以“克己守正,崇礼清廉”为核心的家规家训,也口碑相传,享誉江南。


婺源朱熹: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“治家之经”

 

朱熹讲学书院之武夷精舍


  一代大儒朱熹把儒学精华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规家训之中,写就三百余字的家训名篇《朱子家训》。八百多年来,朱熹后裔繁衍生息,已历经三十多代,子孙遍布各地,达数百万之众。然而不管身处何处,《朱子家训》始终是朱子后裔共同的人生指引。


修水黄庭坚:遗子万金不如教之敦睦

修水黄庭坚故居外景


  位于修水县的双井村自古民风淳朴、人文荟萃,仅宋代双井村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,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宋代大书法家、著名诗人黄庭坚。“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……”黄庭坚晚年所作的《家戒》一文反复向儿孙们说明一个道理:家和则兴,不和则败。


吉安胡铨:立身忠孝门 传家清白规

胡铨雕像


  胡铨(1102年—1180年),字邦衡,号澹庵,吉州庐陵芗城(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)人。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爱国名臣,庐陵“五忠一节”之一,与李纲、赵鼎、李光并称为“南宋四名臣”。


  “久将忠义私心许,要使奸雄怯胆寒。”深受家规教育的胡铨,用忠义赢得了生前身后名。2000年,江西评选千年之中最杰出的十位历史名人,人们将“江西脖子最硬的人”的这个美誉送给了胡铨。为了能让子孙后代遵家规传家风,一向注重言传身教的胡铨,感念“祖宗创门户之艰难,未有不自子孙不肖破之”,在去世前不久,专门用古律写下家训。在家训里,胡铨告诫子孙后代要“立身忠孝门,传家清白规。”


江西义门陈:忠孝为本 耕读传家

义门陈天下第一家石碑


  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,从唐开元十九年(公元731年)陈旺移家于车桥开始,到北宋嘉祐七年(公元1062年)义门陈氏奉旨分家,历经332年、15代不分家、高峰时期人数多达3900多口。


  义门陈氏创立了“至公无私”的管理体制,出现了“室无私财,厨无别爨”“八百头牛耕日月,三千灯火读文章”(宋吕端)之盛况。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“东佳书院”,不少江南名士皆肆业于其家,所藏书贴,号称天下第一。其“家法三十三条”被宋朝奉为“齐家”的典范。

 

江西部分家规格言警句

 

浮梁沧溪村家规

  养子不教如养驴、有书不读子孙愚。

  遗子钱财不如遗之清白。

●朱熹《朱子家训》

  见老者,敬之;见幼者,爱之。有德者,年虽下于我,我必尊之;不肖者,年虽高于我,我必远之。

●黄庭坚《家戒》

  无以小财为争,无以小事为仇;无以猜忌为心,无以有无为怀。

●义门陈《家范十二则》

  苟恶劳而好逸,必舍正而趋邪。

●胡铨《芗城胡氏家规十条》

  家有传礼,恪守成法。

●“样式雷”《雷氏家训十则》

  朋友有通财之义,君子有成人之美,一本之亲务须忧乐相关、有无相济,才是睦族的道理。窃叹世间人,钱财积而不散……范氏义田传为美事。凡我族属各宜勉旃。
●婺源詹氏《詹氏家训》

  何谓让,戒勿争,忿戾居心不可存。分所宜得亦当让,夷齐求仁便得仁。

●陆九韶《家制·居家制用篇》

  至如奉亲最急也,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

●鄱阳刘应麒 《刘氏家规十二款》

  凡子弟士农工商各勤其业,毋得贪酒淫色、博弈好闲、费时失事、老大无成。父兄时加戒谕,如违族尊警治。

  (作者:刘勇)